奶奶的遺物 (續……)


吃過飯,大家一同到二伯的家,
準備將奶奶遺留下來的手尾錢和遺物分一分。
由於我們家不是什麽名媛、名門、大富大貴之家,
當然就沒有如同無線電視播放的港劇般,出現爭奪財產的畫面。
奶奶的秘書張阿姨當然也在現場,由她建議我們如何分配。
或許,在外人的眼裡,由一個外人來決定如何分配這些遺物實屬不合理,
但是回想起來,其實很多名門貴族會請律師來善後,
也可能是爲了做到客觀、公平、公正與公開。

二伯從奶奶的房間搬出抽屜,
裏面有很多小小的置物箱、信封、日記與現金等。
大家在一一打開來看時,我在寫著兒女媳婿內外子孫的姓名,
以備呈予極樂寺負責靈位、骨灰的工作人員,好讓工匠刻名字。
由於大家都是使用繁體字,讓我在書寫時遇到小小的困難,
還得勞煩堂妹拿字典出來供我翻查與核對。

突然,大家一陣驚呼:“婆婆的字跡,好漂亮……是寫給她妹妹的信。”
聽到這句話,趕快停下手邊的工作,上前去湊熱鬧。
這封信筆於1994622日,主要表達的是奶奶對胞妹的思念,
當時,二伯還沒有結婚,而大伯的小女兒都還沒出生,
姑姑的小女兒也一樣沒到這個世界,
唯有我們五姐妹已經都齊全了。呵呵~^^v

看到奶奶的字跡,真的很佩服,也很感動。
在這裡不得不稱讚她厲害的地方了。
1918年出生的她,在那個年代應該是沒有受過什麽教育的吧~
還有可能是個文盲。然而,聽說奶奶出生名門貴族,
曾受過教育直到小六畢業為止。
因此,小時候的我們,會看見她戴著老花眼鏡閱報,
她還能夠用大毛筆寫小楷,令我們五姐妹看傻眼,讚歎不已。

就連張阿姨都說,10幾年前,奶奶還妥了她買信託基金。
在數年前,奶奶突然跑到她家問,銀行的利息沖到8%
該不該將信託基金拿出來,放入銀行內,這些都讓張阿姨嚇傻。
我解釋道,奶奶識字,更有閱報的習慣,搞不好真的看懂財經版。
若她活在這個年代,已經是管理層經理之類的高級職位吧~

此外,奶奶小時候,也經歷過纏腳(三寸金蓮)的辛酸史。
不過,她有潔癖,認為腳踝全都被扎得緊緊的,
不只是痛,還很髒、很臭。
因此,她都會在夜裡偷偷地將紗布給鬆綁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
遺物:兩把可折式小剪刀與手工小葫蘆

看著抽屜裡的遺物,小小的物件琳琅滿目,
大姐拿了奶奶在很久以前,
註冊為雙溪大年德教會成員的終生會員卡與徽章一枚。
當時的入會手續費只有馬幣一塊錢。
而我則拿了奶奶的可折式剪刀,
小小的一把剪刀在當時的要價是80仙。
看見剪刀的那一刻,就毫不猶豫地表示要收藏起來。
剪刀是建構我和奶奶擁有珍貴回憶的聖物。

還記得小學二三年級時,跟大妹相約到文具店買剪刀。
或許阿媽想要省錢,在我們要上美術課時,
就遞了一把大剪刀給我們,讓我們帶到學校去用。
然而,八九歲的小孩的手真的很小一個,怎麼駕馭得了一把大剪刀呢?
於是,我倆就存了一些零用錢,就結伴到文具店買一把漂亮的小剪刀。

到了文具店,我倆才發現這點零用錢根本買不起
一把握起來很舒服,且外形很漂亮的美術剪刀。
在掙扎了很久的當兒,還是決定買下了銀亮色的可折式剪刀。
在步行回家的路上,巧遇住在第四巷的奶奶。(我們家在第五巷)
結果,奶奶就問我和大妹去了哪裡。
告知奶奶我們買了剪刀之後,她發覺剪刀看來不是很好握,還有點割手。
二話不說拿了一點錢出來,說是要給我們買剪刀。

忘了是我和小妹再跑回去買剪刀,還是奶奶陪同我們去買了。
只記得我倆擁有了一模一樣的紅色剪刀,非常的興奮。
這把剪刀,一用就用了好多年。
直到中學我都還在用著,而且都已經鈍了。
現在這把剪刀不見了,好像是不能用而丟棄了,
或鈍掉後隨便亂放而遺失了吧~

除了剪刀,還有奶奶親手製作的小葫蘆。
聽說是從一棵植物的小樹幹削出來的,
還可以用線穿過細小的洞口,變成一個小飾物。
原本大家還不知道小葫蘆的用途是什麽,經過阿媽的解釋,
阿媽、大姐和姑姑各拿了一個,而我拿了兩個。
還有很多的小東西,包括50仙新幣4個、
牙刷2支、手提袋、縫紉專用粉筆等。

大約把東西分配完後,回到家的第一時間,
就是把分得的現金裝進美麗的紅包袋裏。
阿爸神來一筆,在紅包袋上寫著【婆婆的發財錢】,有點搞笑。
不過,聽長輩們說,這些分給兒女、媳婿、子孫的手尾錢,
當做為他們壓一壓錢包,意指財源廣進或年年有餘之類的。

對我而言,這些遺物最主要不是能夠為大家帶來什麽財富或好運,
而是奶奶遺留下來的東西,是疼惜大家的一種方式。
在收拾遺物的同時,點點滴滴在心頭,導致回憶不斷地在腦海裡播映著。
這讓我深信,奶奶要籍著這些遺物,
讓大家永遠都把她記在心上,不能忘掉……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濟州剪髮記

期待馬甲線

誰叫我生病